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辛弃疾满江红 辛弃疾 宋代词人

宋词欣赏: 宋代诗文名篇佳作,每日一篇

昨天 二月廿一 明天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人渡江南来以后,在朝廷中形势孤独,处境危急,动辄得咎,自言“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论盗贼札子》)这种“孤危”的处境促使词人在创作时也注意用比兴手法,将内心的愁苦、愤恨婉转地表达出来。

    这首词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情感,春天似乎成了国家大好形势、抗金大好局面的象征。春天的无情离去,则又让人感觉到国事衰微、恢复中原无望。下片用陈皇后故事,诉说自己忠而见疑、屡遭谗毁、壮志难酬的悲苦处境。

    又用杨玉环、赵飞燕的故事正告得志小人不要太猖狂,历史将自有结论。“斜阳”的意象叫人联想到南宋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衰颓景象。据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载:孝宗也读出此词的怨苦情绪,非常不高兴。

    淳熙六年(公元1179),辛弃疾受任湖南转运使,就在这一年,词人写了一首著名的词《摸鱼儿》,此时作者正好四十岁,踞离他退居还有两年。词中抒发了作者投归南宋政权以后,在权奸排挤压迫下的悲愤、伤感的心情,和对国势危弱的哀愁与忧虑。

    词的上片,用暮春风雨,落红飞絮,象征南宋局势的危迫,表达自己壮志未酬和行将半老的悲切。通篇以太白诗法,写忠爱之忱,宛转怨慕,尽态极妍。"起处大踏步出来,激切不平。"(夏承焘)把读者带进一个深沉而感伤的艺术境界中来。春已迟暮,再经不住几番风雨的摧残了。无情的风雨,催送春归,令人不由得想起孟浩然的《春晓》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再也经受不住"风狂雨横"的晚春残景,象征着作者个人功业不就,流年匆匆消失的难堪处境,同时也是风雨飘摇的南宋政权的形象写照。以反诘语气开头,更能引起读者深思与联想。

     "惜春"二句,把人们爱恋春光的内心矛盾描写得十分细腻。爱惜春花却又常常担忧园林中的百花开得太早,因为花开得早,也就凋零得早,春光也就消失得早,何况眼前已是落红遍地,春残花谢,一片败落景象了呢!正象作者另首《满江红》里所写的:"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满眼不堪三月暮"。这种深厚的惜春感情,包含着许多复杂难信的忧虑和苦闷。作者南渡之前,对投降归回南宋,共同抗金,收复中原,抱有无限希望,如同在数九寒天,盼望 大地回春一样。但十几年的宝贵时光过去了,一切美好的憧憬也破灭了,眼前看到的只是南宋小朝廷的黑暗与腐败,投降与卖国,就象这"落红无数"的晚春一样,令人不堪入目。"春且住"几句意即:春啊,你停下脚步,别走啊,但春天还是悄悄地溜走了。想召唤它归来,又听说春草铺到了遥远的天边,遮断了春的归路,春是回不来了。因此有下面的怨春感情.。这里作者用"天涯芳草"阻住归路的想象,来表达留春的感情,想象真挚动人。此亦含有劝谏南宋君王,回心转意,停止投降政策,切莫执迷不悟之意。

    以上"风雨"象征金军进犯。"落红"象征南宋朝廷外交、军事各方面失败、危殆局面。"草迷归路"象征着奸佞当道,蔽塞贤路,使志士仁人不能为国效力。 
"怨春不语"几句,是承留春而来,意思是说:怨恨春天不理睬我,仍然匆匆地走掉了。算来算去只有画檐下的蛛网,在那里终日不停地沾惹着漫天飞舞的柳絮,好象在殷勤地挽住春光。关于"蛛网"句的理解颇为分歧,一说是指小人不当道,他们就象檐下的蜘蛛一样,织起网来,粘住飞舞的柳絮,给人一种错觉,仿佛春光仍在人间,国家太平无事,谁知这只是点缀升平的一幅虚妄的图景。一说是作者自比。作者和小数几个爱国志士一面怨恨南宋君王贪图享乐,不谋恢复大业,一面又象辛勤的蛛网,殷勤沾惹飞絮一样,力图挽救残局,当然也只是空想而已。我们认为这几句和第一句呼应,仍然是影射南宋残败的政局,只有几处蛛网,沾惹飞絮,表示春意未尽,尚有一息生气,但终究是经不起几番风雨吹打的晚春时节。苟安江左的局面,不会维持多久了。对南宋君臣表示了曲折婉转的怨恨和对国家的危亡表示了深切的忧虑。词的下片换头处用陈皇后失宠比拟自己失宠:陈皇后之被打入冷宫──长门宫,是因为有人在嫉妒她。她后来拿出黄金,买得司马相如的一篇《长门赋》,希望用它来打动汉武帝的心,但是她所期 的"佳期?仍属渺茫。这种复杂痛苦的心情,向谁诉说呢?作者用此典,暗示自己本来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与重用,从而实现恢复中原的壮志,但由于投降派的压抑、嫉妒、排挤、打击,皇帝总爱听信谗言,不委以军事重任,自己内心的悲愤、苦闷之情无法向人诉说。

    "君莫舞"几句,用杨贵妃被缢死马嵬坡、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被黜为庶人终于自杀的典故来警告那些得意的小人:不要太高兴了吧,象玉环、飞燕那样得宠的人,现在也都 化成了尘土。你们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这里对南宋投降派的嫉贤妒能表示了不平和诅咒。

    "闲愁"几句,是说:忧虑国家的命运,但又不能参预决策,只能作个闲官的心情愁苦极了。不要去凭栏远眺,栏杆外面,夕阳西下,烟柳迷离的景象,实在令人伤心断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南宋小朝廷的命运不是也与这已近黄昏的景色差不离了吗?这简直就是南宋风雨飘摇的半壁江山的形象写照 。总之,末尾二句有两个作用:第一,刻画出暮春景色的特点。又和上片"落红"无数、春意阑珊的内容相呼应。第二,这暮色苍茫中景色旨在点出南宋朝廷日薄西山、前途暗淡的趋势。据说赵孝宗赵眘看了该词很不高兴:"见此词颇不悦"。可见此词切中了时弊,击中了要害。这首词是辛词的名作。词意婉转,曲折,在伤春、宫怨的外衣下,表达了复杂、深沉的爱国感情。思想性强。

    辛词以"豪放"著称。对于"豪放"一词,理解不应太窄,不能只从词句的豪壮与否分析。辛词的"豪放"是就其题材的广泛,内容的丰富,气魄的雄伟,形势的解放等多方面而言的,是就他与晚唐"花间"派与北宋"婉约"派等词人只描写妇女与歌舞等内容完全不同而言的。至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他则不拘一格,纵横驰骋,能刚能柔。有《破陈子·醉里挑灯看剑》这样的豪情壮语;也有本篇似的细腻的忧国深情,这也是他"豪迈"风格的另一表现。就是用婉转、含蓄、曲折的笔调,以中国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表达壮志难酬、忧虑国家命运的激愤感情。"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八字,是词学家夏承焘先生对这首词极精辟的艺术概括。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秋,辛弃疾由湖南转运副使改知源州,兼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在这里他首先整顿了地主武装"乡社",次年又编练一支湖南"飞虎军"。建筑营栅,费用达巨万。这支地方武装"垂四十年,北虏颇知畏惮,号'虎儿军'"。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韩侂胄伐金,曾调动了这支军队。辛南归二十年来,过着长期的仕途生活,各处奔波,很少定居。淳熙八年他四十二岁,在江西当安抚使时,由于历年来在政治上受到主和派的不断打击,因此,渐萌退志。是年春初,就在靠近杭州的信州上饶郡城外买得一块土地,兴建一座庄园,叫"带湖新居"。并在此造了许多房屋,其中一室名为"稼轩",词人遂以此作为自己的别号。在这里,词人还写过《带湖新居将成》的《沁园春》词,在词里表明了作者政治失意、要见机引退的心情。就在带湖新居即将落成的这年冬天,由于谏官王蔺的弹劾,辛受到削职处分。他就回到带湖新居,开始了他二十年的被迫退休生活。词人在带湖新居落成之后,又在铅山县东北与上饶邻接的期思渡旁,建了一所别墅。这里依山傍水,有泉从半山喷下,流入一个瓢形的潭,澄清见底。作者把这个泉取名"瓢泉"。初得"瓢泉",也写过一首词,其中说:"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表达了作者被迫退休、愤懑不平的心情。他虽说要学陶潜的归隐,但他的心情与陶潜毕竟不同。

    在瓢泉附近,有一座连绵百余里的名山,主峰叫鹅湖。山下有一寺叫鹅湖寺,寺前十里苍松,参天蔽日。南宋理学家朱熹、吕祖谦等曾在此辩论理学,是有名胜地。辛和他的朋友,也常常到鹅湖寺去游憩。淳熙十五年(1188)冬,辛与他的好友陈亮纵谈十日。这就是南宋词坛上一个著名故事"鹅湖之会"。这次陈亮是从他的故乡浙江永康专程来江西访问辛弃疾。当时,辛在小病中,看到陈亮,十分高兴。他俩或在"瓢泉"共饮,或同往鹅湖寺游散。"长歌互答,极论世事"。陈在铅山住了十天,才告别回去。辛就在陈去后第二天,又亲自赶路,想挽留他再住几天。当他追到鹭鹚休地方,因雪深泥滑,不能前去,才停了下来。那天,他在方村怅然独饮。夜半投宿于姓吴的泉湖回望楼,听到邻人吹笛声,凄然感伤。就写了一首《贺新郎》词。在这首词中,写出了作者与陈亮会晤的喜悦,和对陈的敬爱心情。他把陈比作陶潜、诸葛亮一流人物。说南宋的偏安局势是"剩水残山",不成局面,要依靠少数几位有正义感、有风骨的爱国志士,才能扶持国家的元气,但这些少数人物孤独无助。末尾表示对当权者偷安误国的痛心。他与陈分手后,又互相赠和,以抒抗金壮志。有一首著名的词──《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就是他赠给陈亮的。
 

全宋词 宋词三百首 宋词英译 宋词欣赏

辛弃疾木兰花慢 采桑子 岳飞登黄鹤楼有感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 境外法规 司法解释 典型案例 国际法及国际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