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全宋词-米芾 全宋词-梅尧臣 全宋词-马瑊 全宋词-卢氏 全宋词-李遵勖 全宋词-寇准 全宋词-苏易简-越江吟 全宋词第一册
米友仁
  友仁字元晖,自称懒拙老人。芾子。生于熙宁五年(1072)。力学嗜古,亦善书画,世号小米。仕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绍兴二十一年(1151)卒,年八十。有阳春集,知不足斋丛书自宝真斋法书赞录出。
  临江仙
  昨夜扁舟沙外舣,淮山微雨初晴。断云飞过月还明。一天风露重,人在玉壶清。
  水际不知何许是,遥林□辨微青。醉迷归梦强□凌。谁言东去雁,解寄此时情。
  小重山
  醉倚朱阑一解衣。碧云迷望眼,断虹低。近来休说带宽围。人千里,还是燕双飞。
  深院日初迟。绮窗帘幕静,恨生眉。不堪虚度是花时。鸿来速,争解寄相思。
  减字木兰花
  柳塘微雨。两两飞鸥来复去。
  倚遍重阑。人在碧云山外山。
  一春离怨。日照绮窗长几线。
  酒病情魔。两事春来无奈何。
  点绛唇
  浩渺湖天,酒浮黄菊携佳侣。澹烟疏雨。去鲁方怀土。
  倾盖相逢,引满哦奇语。山围处。兕觥频举。不醉君无去。
  渔家傲
  从古荆溪名胜地。溪光万顷琉璃翠。极望荷花三十里。香喷鼻。我舟日在花间舣。
  向晚馀霞收散绮。遥山抹黛天如水。满引一尊明月里。微风起。萧然真在华胥氏。
  阮郎归
  小舟载酒向平湖。新凉生晓初。
  乱山烟外有还无。王维真画图。
  风遽起,动襟裾。雨来荷溅珠。
  一尊相对喜君俱。醉归红袖扶。
  临江仙
  一曲阳关肠断处,临风惨对离尊。红妆揭调十分斟。古来多聚散,正似岭头云。
  昨夜晴霄千里月,向人无限多情。娟娟今夜满虚庭。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
  宴桃源
  蝶梦初回栩栩。柳岸几声莺语。蘋末起微风,山外一川烟雨。凝顾。凝顾。人在玉壶深处。
  南歌子
  遇酒词先举,逢山眼暂明。一川风雨纵留人。不道此郎归兴、欲兼程。
  客久情深□,寻欢恨不能。绳床顿睡梦纵横。赖□□□□□、□□□。
  渔家傲
  和晏元献韵
  郊外春和宜散步。百花枝上初凝露。福地神仙多外府。藏奇趣。幽寻历遍溪边路。
  薄宦浮家无定处。萍飘梗泛前人语。与子未须乡国去。来同住。且看群岫烟中雨。
  念奴娇
  村居九日
  九秋气爽,正溪山雨过,茅檐清暇。篱菊妍英,知是为,佳节重阳开也。色妙香殊,匀浮瓯面,俗状卑金斝。歌狂饮俊,满簪还更盈把。
  村外草草杯盘,边尘不动,欲买应无价。端使晴霄风露冷,云卷烟收平野。向晚婵娟,半轮斜照,想见成清夜。玉山颓处,要看攲帽如画。
  临江仙
  宝晋轩窗临望处,山围水绕林萦。不堪回首到江城。墙趺围瓦砾,鸥鹭见人惊。
  日愿太平归旧里,更无馀事关情。小营茅舍倚云汀。四时风月里,还我醉腾腾。
  阮郎归
  碧溪风动满文漪。雨馀山更奇。淡烟横处柳行低。鸳鸯来去飞。
  人似玉,醉如泥。一枝随鬓攲。夷犹双桨月平西。幽寻归路迷。
  临江仙
  野外不堪无胜侣,笑谈安得君同。四时景物一壶中。醉馀临望处,远岫数重重。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晓风萧爽韵疏松。娟娟明月上,人在广寒宫。
  念奴娇
  裁成渊明归去来辞
  阑干倚处。戏裁成、彭泽当年奇语。三径荒凉怀旧里,我欲扁舟归去。鸟倦知还,寓形宇内,今已年如许。小窗容膝,要寻情话亲侣。
  郭外粗有西畴,故园松菊,日涉方成趣。流水涓涓千涧上,云绕奇峰无数。窈窕经丘,风清月瞭,时看烟中雨。萧然巾岸,引觞寄傲衡宇。
  醉春风
  一阳来复群阴往。吾道从今长。万事莫关情,月夕风前,依旧须豪放。
  卿云舒卷浮青嶂。从古书珍赏。满引唱新词,春意看看,又到梅梢上。
  小重山
  雨过风来午暑清。榴花红照眼,向人明。一枝低映宝钗横。菖蒲酒,玉碗十分斟。
  引满听新声。小轩帘半卷,远山青。几人闲处见闲情。醒还醉,为趣妙难名。
  诉衷情
  渊明诗
  结庐人境羡陶潜。车马不来喧。胜处自多真趣,飞鸟日相还。
  心既远,地仍偏。见南山。手持菊颖,山气常佳,欲辨忘言。
  白雪
  夜雨欲霁,晓烟既泮,则其状类此。余盖戏
  为潇湘写,千变万化不可名,神奇之趣,非古今
  画家者流也。惟是京口翟伯寿,余生平至交,昨
  豪夺余自秘著着色袖卷,盟于天而后不复力取归。往岁挂冠神武门,居京城旧庐,以白雪词寄之,世所谓念奴娇也
  洞天昼永,正中和时候,凉飙初起。羽扇纶巾,云流处,水绕山重云委。好雨新晴,绮霞明丽,全是丹青戏。豪攘横卷,楚天应解深秘。
  留滞。字学书林,折腰缘为米,无机涉世。投组归来欣自肆,目仰云霄醒醉。论少卑之,家声接武,月旦评吾子。凭高临望,桂轮徒共千里。
宋史列传第五十三 宋史志第七十九乐一 宋史志第一百六十一艺文七 宋史志第一百五十五艺文一 宋史志第一百五十二刑法一 宋词发展的承袭 吴曾能改斋漫录十六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 境外法规 司法解释 典型案例 国际法及国际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