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贾似道 蔡京诗词 蔡京 陆九渊 李师师 宋朝的宰相 宋朝的那些人
寇准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类﹐情思凄婉﹐很有贾岛诗的风味。
人物生平
寇准是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寇准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19岁时赴汴梁(开封)会试就被录取。开始任大理评事,由于政绩显著,升任大名府成安军,迁殿中丞,后又被提为尚书虞部郎中。因他刚直不阿,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所以宋太宗就称赞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公元1004年(宋真宋景德元年),辽军有大举进攻之势,寇准被诏回朝任宰相。他反对王钦若等南迁的主张,力主抵抗,促使真宗往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不久被王钦若排挤罢相。晚年再起为相。公元1020年(天禧四年)又被丁谓排挤去位,封莱国公。后被贬逐到雷州(今广东海康)。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闰九月初七日,寇准死于雷州,终年62岁,寇准死后,其夫人宋氏,乃宋太祖开宝皇后的幼妹,入宫启奏,请求朝廷拨款搬运寇准灵枢。结果拨款仅够运到宋氏住地洛阳。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寇准去世11年后,仁宗为他昭雪,归葬今临渭区官底。
与寇准同时的范雍为他的诗集作序,说他“平昔酷爱”王维与韦应物的诗。他的一些诗确实也受了他们的影响。他的七言绝句意新语工,最有韵味,如“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夏日》)等,情景交融,清丽深婉,都是值得玩索的佳作。他不是词家,但偶有所作,也颇可读。《全宋词》共辑其词4首。
存世《寇莱公集》 7卷,有《两宋名贤小集》本,《寇忠愍公诗集》3卷,宋知河阳军范雍初刻、有序,清朝有圣香楼刊本及辨义堂刊本。
寇准生活比较奢侈,多有微议。
相关事件
关于寇准的原籍,好多人甚至历史演义等都说寇准是山西人,但从下面这篇,可以更正这个不实之说。
是是非非寇老西儿----谈谈北宋名相寇准
八十年代初,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风靡了大江南北。对很多人来说,通过[1]听评书,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杨家英烈精忠保国的赤胆忠心,也了解到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历史故事。其中就包括寇准的故事。很有意思一个问题是,评书把寇准称为“寇老西儿”。现代人把山西人戏称为“老西儿”,对有些著名的山西人,冠以“X老西”,如阎锡山,也叫阎老西儿。所以,评书是把寇准作为山西人了,而且刘兰芳还总是绘声绘色地用山西口音模拟寇准说话。看了《宋》的《列传第四十》,才知道这是谬误。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圭(右边加耳刀)人也。”华州,今陕西省华县;下圭(右边加耳刀),今陕西渭南。宋时华州为大州,辖渭南。现在陕西行政划分翻了过来,渭南专区(市)辖华县。所以,无论谁辖谁,也无论是古是今,寇准都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而不是老西儿。其实评书演义中的一些人和事,是当不得认真考证的。如“寇准背靴”的故事,是杨六郎能重新回到征辽战争,以及以后的杨宗保替父出征和穆桂英挂帅的关键,极具戏剧性。但在《宋史》中却是只字不提,明显是民间演义化的结果。无论今古,人们显然乐道于这种以讹传讹的故事。过去有演义,现在有连续剧,其实都是“戏说”。实在没有必要依据正史一件一件地“辨伪”。但涉及到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出身籍贯,还是应该属实认真的。我这篇短文的目的,就是谈谈寇准的几个真实故事。
寇准出身于世家。十九岁时,中举要考进士。当时的皇帝是那个从哥哥手中巧得天下的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选进士的特点是倾向年长的,所以有人就向寇准建议把年龄往上改一改,以期得中。寇准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从仕起始,就奠定了诚实的基础。《宋史》多次提及寇准的正直,如“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准为相,守正嫉恶,小人日思所以倾之”。寇准死后,皇帝宋仁宗“赐谥曰忠愍”,可见寇准的为官之道和为人之本。 寇准以他的才干,很快地得到了太宗的赏识,但他却不是一味地去迎合附势。《宋史》道:“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想一想,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竟敢在皇帝发怒离开的时候,拉着皇帝的龙袍,让他重新坐下,一直到问题解决。这可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啊。就是今天在公司企业里,我们敢在老板盛怒时据理力争,直到老板让步为止吗?这还根本不牵扯到脑袋搬家的问题。所以,宋太宗深有感触地把寇准和唐太宗时著名的“诤臣”魏征相比,他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唐以后,为臣的,能被皇帝看作魏征,应该是最高的赞赏了。
寇准正直,处事就难免失于直。不但是朝廷大臣,就是对皇帝,寇准也一样直言不讳,毫不客气,甚至要与皇帝论是非曲直。989年(端拱二年)的一天,寇准在大殿上奏事,言辞非常激烈,宋太宗听着非常生气,几次打断寇准的话,寇准就是不听。宋太宗大怒,起身离座向后走去。寇准却一步上前,拉住宋太宗的衣角,不让皇帝走,硬把宋太宗拽回座位上坐下,自己坚持把话说完。当时,殿上的大臣都以为寇准这次要吃苦头了,全天下谁敢在皇帝生气的时候,拉着龙袍不让走,那是犯上的大罪。没想到宋太宗坐下以后,头脑冷静了许多,听完寇准的话,不但不生气,反而大加表扬。同样在庙堂之上,寇准当着皇帝的面,和同僚争吵,尤如水火,连皇帝都无法制止。争对了,皇帝高兴,嘉奖升迁;争错了,皇帝恼火,撤职远谪。 一次,为天下大旱,太宗召众相讨论。大家都在以天数为借口打皇帝的马虎眼,唯独寇准讲是天人感应,“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把天灾与官宦的执法犯法和营私舞弊连到一起。太宗细问证据,寇准说,祖吉、王淮两人都因受贿犯法,祖吉得到的赃款少,却被杀了;而王淮因为是副宰相王沔的弟弟,获赃上千万,只受了杖刑,却官复原职,这难道不是不平吗?太宗责问王沔,王沔不敢再瞒,低头认罪。寇准因此得到了太宗的褒奖,并升为左谏议大夫、枢密院副使。 这一次,王沔受贬,寇准升迁。但并不是次次如此,证据对自己不利的时候,争吵只会带来负面作用。一天,寇准和温仲舒骑马并行。有个疯子拦住寇准的马,向寇准山呼万岁。寇准的政敌枢密院知院张逊得知后,派人向皇帝密告,说寇准有异心。寇准用温仲舒为证人,为自己辩护。他和张逊在太宗面前激烈争吵,相互揭短,使得太宗龙颜大怒。当下撤了张逊的职,也把寇准贬到青州当知州。
这是寇准在仕途上的第一次失利。当时,他才31岁。太宗深知寇准的才干和秉性,把他外放的目的,只是想让他收敛一点,老道一些。寇准走后,皇帝经常念及他,也为寇准不在身边而闷闷不乐。想寇准时,就问左右的侍从,“不知寇准在青州过得怎样?”答曰:“准得善藩,当不苦也”。看来这帮皇帝周围的宦官们也不喜欢寇准。要不然,为什么当皇帝再问寇准情况时,他们猜透了太宗想重新起用寇准的心思,落井下石地挑拨道,“您老人家对寇准这么怀念,终日不忘;可他寇准在青州整日饮酒作乐,什么时候还想念您呢?”
一年后,当太宗下决心重召寇准回京,并升为副宰相时,寇准还是那个血气方刚的“诤臣”吗?会不会第二次被打倒呢?寇准回京后,太宗正害着严重的脚病,行走自然不便。见到寇准后,太宗首先让寇准看自己的足疾,然后不无责备地问,“你怎么来得这么迟呢?”,有意显示和寇准的亲昵情感。寇准却表现出一贯耿直的性格,没说一句奉承讨好的话,也没表示“永不翻案”,痛改前非。而是不冷不热地说,“臣非召不得至京师。”差点儿没把皇帝噎死, 整个一个死不改悔!
随着年事日益增高,太宗心头最大的隐忧是谁来继承他的皇位。作为大宋的第二代核心,他对权力交接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他的哥哥,开国的第一代,太祖皇帝赵匡胤就是在一场政变闹剧中黄袍加身,从幼儿寡母的手中夺得天下的;而他正是全部过程的策划人和参与人。然后,到老哥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关键时刻,又是他以尊照皇太后懿旨的理由,硬是把传统的传位于子的传统变成了传位于弟的事实,流下了千古也无法说清楚的灯斧之谜。现在,他也老了,他要自己死前,把这个继承人的事办好,让抢班夺权的历史,从他开始,也随他而终。
太宗相信寇准的忠诚,直截了当地问:“据你看,我的几个儿子,谁可承继大统?”刚见面,就问这么敏感的问题,而且是当着那些对寇准没有好感的侍从宦官的面,寇准当然不想直接回答。他向太宗提出,选皇储时应避免向三种人咨询,一是女人,也就是皇帝的后妃;二是中官,也就是宦官;三是近臣,“因为陛下是在为全天下选储君啊”。言外之意是所提到的这三种人只知道狭隘的小集团利益。寇准这段充满政治睿智的话,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太宗的问题,却含有极为深刻的道理,也是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宋史>>对寇准的这个总结评价很高。说寇“准于太宗朝论建太子,谓神器不可谋及妇人、谋及中官、谋及近臣。此三言者,可为万世龟鉴。”
太宗低头沉思良久。然后让身边的所有的人都退下,只剩他和寇准。这次皇帝是动真格的了。“你看襄王可以吗?”太宗问。寇准说,“陛下选择的是可以副天下望者,知子莫如父。圣上既然认可,就应该立即作出决定。”太宗见寇准真心地支持他的选择,立即让襄王做开封尹,改封寿王,立为皇太子。所以,太宗召回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立皇太子这件大事,为权力的移交作准备。足见太宗对寇准的信任。但皇帝就是皇帝,生怕自己的威望和权力别被任何人夺走,哪怕就是太子。一次太子祭祀完太庙回来,人们争相观瞻,赞不绝口,“真是个少年天子”!话传到太宗那里,太宗不高兴,问寇准,“人心都归顺到太子了,把我往哪摆呢?”古往今来,为权力和威望之争,毁灭了多少本应是平和的权力交接,使民众多次陷于战乱的水火之中!太多的大臣,为了自己的私利,依附于争斗中的一派,浑水摸鱼,全不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而寇准,只用了六个字,掷地有声地回答了太宗的疑虑:“此社稷之福也。” 提到宋太宗和儿子宋真宗之间的交替,就不能不谈谈寇准的同事吕端。吕端与寇准共事多年,寇准直率,锋芒毕露;吕端沉稳,大志若愚。二人同时为相,尽管有时吕端为正,寇准为副,但寇准依旧是咄咄逼人,而吕端总是相忍为安。<<宋史>>说吕端“与寇准同相而常让之”,原因是他深知“宰相不和,不足以定大计”,是以国家大利益为重的。太宗选拔吕端为宰相时,有人告诉太宗,吕端糊涂,不能为大任。太宗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他说得真是对极了。如果说,寇准是太宗下决心立太子的关键人物;那么,吕端则是为太子继位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 太宗临死时,宦官王继恩忌恨将要继位的太子,联合副宰相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等,阴谋另立楚王元佐为君。太宗死后,李皇后派王继恩去召吕端,吕端感觉事情有些不对。他先将王继恩监禁起来,并派人看守。然后入宫见李皇后。李皇后说,皇上已死了,立他的长子为君,是否更好,你看如何?吕端回答道:先帝生前立太子就是为了今日。现在他刚去世,尸骨未寒,我们怎能违背他的遗愿而另有所议呢。说完,将太子请出,立为真宗。更有意思的是,当真宗垂帘与群臣相见,接受朝贺时,吕端站立不拜,要求将帘子拿掉,并走上前,辨认确实是真宗本人后,才率百官下跪,山呼万岁。一点不含糊,突显他“大事不糊涂”的秉性。
回到寇准的故事上。大家要问,在吕端办不糊涂的大事时,同为宰相的寇准在哪?在干什么?答案是,他在邓州(今河南邓县),在远离京城的地方当知州,在接受太宗对他的第二次惩罚。 起因还是他那耿直好辩的习性。从官宦间的私人恩怨,引发了寇准与冯拯为朝制规则的激烈争斗。按吕端的话讲,“寇准性刚自任,臣等不欲数争,虑伤国体”,总是让着他;太宗也说,“若廷辩,失执政体”,就是劝寇准停止争斗。可寇准偏是不听,“犹力争不已”,甚至要与太宗“论曲直”。人狂到这份上,用北京老话讲,就是“没治了”。但还不仅如此,寇准的狂妄深深伤害了太宗的心,因为他是一直眷顾和培养寇准的。太宗最后伤感地说寇准,“鼠雀尚知人意,况人乎”?不可救药,失望到底。把寇准再一次逐出京城。
寇准又开始了新的外放生涯。
[编辑本段]作品一览
●江南春——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此词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以上四句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结拍两句承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直抒胸臆,情深意挚,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
●踏莎行·春暮——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
宋人胡仔称寇准“诗思凄婉,盖富于情者。”这一评语,用以评析寇准的词作也是恰当的。这首闺怨词便体现了上述艺术特色。词中以细腻有致、沉郁多情的语言,以写景起,情由景生,又以写景结,以景结情,将暮春时节一位闺中思妇怀念久别远人的孤寂情怀抒写得委婉动人。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浑然,风格清新,语言晓畅,堪称闺怨词中的佳作。
上片起首三句写暮春残景,首句是概括性的叙述,第二句是写耳中所闻,第三句是目中所见。这三句,营造出衰残、迟暮的情致,为写女主人公的伤春情怀制造了气氛。
接着由室外景转向室内来,由写景转到写人。房屋是华美的,此刻静无人声,但觉细雨蒙蒙;屏风掩住了室内景象,只见那尚未燃尽的沉香,余烟袅袅。
这是以“余香袅袅”来衬托室内环境的静这两句,含蓄地写出了女主人公对于远人无结果的、渺茫的期待。
过片写女主人公落寞失望中,又一次回忆起昔日依依惜别时那私下的约言,然而对方一直音信杳然。这两句,把女主人公那种深以往昔恋情为念的内心情愫,深沉地表达出来了。“菱花尘满慵将照”,写女主人公懒于对镜梳妆,镜匣很久不打开,那上面都积满尘土了。这三句连贯直下,把她为情所苦,但却决不负情的心愫,通过句句加深,层层加重的复叠手法,表现得沉挚凝炼。结拍写女主人公心情极度难过,似乎魂都为之“销”,于是去倚楼望远,可是这时候眼睛所能望见的,只是长空暗淡、芳香连绵。而翘望着的那个人,却始终不见归来!这两句以写景收束全篇,余韵无穷。
这首伤时惜别之作,写得情思绵绵,凄婉动人。
词中虽然先写景后写情,但景中也是寄寓深情的。全词于字里行间处处跃动着抒情女主人公对于红英落尽、芳歇春去的感伤与惋叹,流露出一种美人迟暮、青春易逝的惆怅之情,读之令人销魂。
●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 清渭,指渭水。
●夏日——寇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寇准罢宴
相传,宋淳化年间,青年时代的寇准,得到宋太宗的支持和信任,提升为参知政事。不久,太宗又为寇准主婚,让皇姨宋娥与他成亲。宋娥是赵匡胤宋皇后的幼妹、邢国公宋准的幼女,美貌聪慧,贤淑多才。新婚期间,
日日酒宴,夜夜歌舞。
一天,寇准与宋娥正在欢宴,忽听门官来报:“相爷,大门外有个老汉,说是相爷的乡里,非要见相爷不可。”一听是家乡人,寇准忙说:“快请进来!”不一会,门官领来一个老汉,衣着破烂,脸上布满皱纹。寇准一看,原来是舅舅赵午,便忙拉宋娥一起上前拜见,侍女也急忙搬来椅子,让老人家坐下。谁知老汉两眼发呆,并不回答寇准夫妻的问话,却大哭起来。寇准忙问:“舅舅,有什么委屈?受了谁的气?还是家里出了什么事?”老汉连连摇头。问了半天,老汉才长叹一口气,叫着寇准的小名,说:“牛娃,我进了这相府,见你这么荣华富贵,又听你手下人说,你每日每夜都是这样,叫我不由得想起我那可怜的老姐了。他一辈子受苦受难,
没过一天好日子!”寇准听舅舅说起母亲,慌忙跪倒,说:“都是甥儿不好,得意忘形,忘了母亲早年的苦楚。”
赵老汉擦了擦眼泪,拍着寇准的肩膀说:“牛娃子,那年你爹去世,你才10岁,你娘昼夜纺线织布,供你读书,我送你上华州会试时,你穿的蓝布袍还补着补丁。后来,你一直没回家来。你母亲归天时,你正在关外操劳王事,顾不上奔丧,舅也不能怪你。你现在当了大官,又招了皇姨,从地下到了天上,欢乐几天也就是了。可你天天作乐,夜夜宴饮。你娘受过的苦难,你不是早忘光了吗?”
宋园内的寇准雕塑 寇准忙给舅父叩了三个头,说:“舅父指教,甥儿得益不浅,母亲弃世时,我君命在身,忠孝不能两全,是甥儿终生憾事。不过,母亲的苦楚,甥儿实不敢忘。甥儿今为国家大臣,誓以上报宋王,下抚黎民。”说罢,忙和宋娥劝舅舅入席用饭。
老汉看着宴席上的山珍海味,硬是不入席,却指着宴席说:“这一桌饭,够咱家乡一家人过几个月哩!你在京城里吃的这么好,可知咱华州、同州今年大旱,颗粒不收,一斗米涨到一千钱。现在还没过年,已闹起了饥荒,到明年春天,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呢!想到这,我怎么能吃下这样好的饭呢?”
寇准也听说家乡有旱情,可是从地方官的奏折里,却看不出灾情的严重程度。听舅舅这一说,顿感自己失职,愧对乡里。他安排舅舅住下,急忙回到大厅,吩咐撤了宴席,并以此为戒,永不夜宴。
第二天早朝,寇准将故里旱情如实奏给太宗,并请旨回陕西督赈和询察民情。他回陕西后,为家乡办了一些好事,还把关中的赋税免征三年。[2]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寇准去世后,经他夫人宋氏请求并得到朝廷恩准,将灵柩运到洛阳安葬,途径公安(今湖北公安)等县时,当地老百姓沿路拜祭,据说哭丧的竹杖插在地上,后来都成活长青了,形成了一片竹林,后人称为“相公竹”。人们又在竹林旁建了“寇公祠”,纪念这位议论忠直,不顾身家的政治家。明代大文人戴嘉猷路过公安时,曾题写“万古忠魂依海角,当年枯竹到雷阳”的不朽诗句,以歌颂寇准。
雷州西湖宋园内有寇公祠,据载,一代名相寇准终老雷州,他一生的最后18个月都在雷州度过。寇准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一度任北宋真宗时宰相,自1022年(宋乾兴元年)贬雷州当个小小司户,不到两年,就于天圣元年与世长辞了。雷州,成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后的归宿点。寇准在雷州的职位虽然不高,但勤政爱民,积极传播中原文化。后来他的遗体运回西京安葬,而雷州人深感他的忠义,为了缅怀他,于是在他寄居过的寓所“西馆”立祠奉祀。1135年(宋绍兴五年)宋高宗又赐“族忠祠”匾额,至今犹在。
“曾为深渊无处诉,年年江上哭青春”,这是寇准寄居“西馆”时抒发内心激愤和伤感的诗句。今天的人们,却都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其矗立在祠前的塑像,详阅展厅陈列事迹,凝眸当年其寓所仿制的他生前用的家具;噙泪低吟其感人肺腑的遗篇,依恋的徘徊在“莱泉井”边。这口井千年不枯,泉水清冽,是寇公饮用过的古井。其井名是因寇准曾被封“莱国公”,故后人命名为“莱泉”。又过280多年的1317年(元仁宗延佑四年),海北南道廉访使余琏,慕寇准之为人,又重新清理这口井,由名宦进士王佐题“莱泉井”石匾。寇公祠两侧廊厢布满歌颂寇准的诗文。十贤之一的李纲宰相和古代一批高官文士在谒寇公祠时,留下不少催人泪下激励人生的诗篇。明进士金都御使魏瀚诗云:“廊庙安危力万钧,泰山乔岳等嶙峋。雷阳何以有此老?宋室未知有几人!济海舟航横野渡,谪居池地动星辰。南来为问崖州户,曾似丞尝庙貌新。”
“寇公祠”内还有几幅图画记载着他在雷州的业绩:修建真武堂,教书传艺,使乡民的子孙也能读书;讲授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说;传授先进生产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传播中原文化,向当地人传授中州音,促进了当地人与中原的交流。[2]
寡妇门前宰相多
宋朝宰相制度
崖山海战
文天祥
赵昺
全宋词-寇准
寇准诗词 秦九韶 沈括 宋江 宋朝的那些事 张先芳草渡 周密柳梢青 朱淑真清平乐·送春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 境外法规 司法解释 典型案例 国际法及国际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