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宋词欣赏: 宋代诗文名篇佳作,每日一篇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词人路过扬州,目睹其荒芜残破,百感交集,自度此曲,以抒故国黍离之悲。“淮左”三句点明扬州昔日名满国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解鞍驻马之后,映入眼帘的只是丛生的野草,无边的荠麦,与昔日“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盛况截然不同。
“自胡马”三句,言明眼前的残败荒凉完全是金兵南侵造成的,而且,更深一层的是在人们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
“渐黄昏”二句,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的荒凉落寞。
下片化用杜牧系列诗意,抒写自己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词人到了扬州,不能不想起杜牧。于是,便化实为虚,将自己初临扬州所见所闻而引起的内心巨大颤动,推到杜牧身上。“杜郎”成为词人的化身,词的表面是咏史、写古人,更深一层是写己与叹今。
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
《扬州慢》一词,以空灵的比兴手法,以谐婉的音节,精妙的字句和自然景物的衬托,反映了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表现了作者孤高的个性人格,体现了"清空"的艺术风格。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距完颜亮南侵(1161)已有十五年,距符离之败(1163)亦有十三年,作者路过名都扬州,只见满目萧条,不禁怆然生慨,感叹今昔,于是自度《扬州慢》曲调写成此词。
上片写扬州在兵燹后的萧条景象。
首三句是说:在这淮左地区的著名都会,在这竹西亭畔的清幽去处,我住征停鞍,作短暂的逗留。宋时在淮扬一带设置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称淮左。扬州是淮左地区的著名都会。"竹西":扬州城东禅智寺侧有竹西亭。那一带环境很幽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云:"谁知竹西 路,歌吹是扬州?"。"初程",说明作者初次到扬州。作者在词中首先点出"名都"、"佳处",故才有"解鞍少驻"。作者怀着满腔向往之情"少驻"扬州,想领略一番扬州胜景。不料大使作者失望。作者笔锋一转,却勾出了一幅荒凉萧条的画面:
"当我在这'春风十里扬州路'上走着,映入眼帘的,却只有荠菜和麦子,青青一片。"
"春风十里",写出了扬州的昔日繁荣景象。杜牧《赠别》诗云:"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而如今的扬州,到处是野麦子。"春风"句怀古,借杜牧诗笔渲染出国力强盛时代的名城春光。"尽荠麦"句伤今,写出扬州的荒芜程度。一盛一衰,反映出作者无限感慨。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荒凉景象呢?作者说:
"自从金兵的战马到长江边来窥伺蹂躏走了之后,剩下的只有废弃的水池和古老的大树,人们谈及那一场战争洗劫,至今仍不胜厌恨。"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和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两次南侵,扬州均受到惨重之破坏,尤其是后一次,虽时过"十有六年,而景物萧条,依依有废池乔木之感。"(郑文焯语),"废池"、"乔木"具体写破坏的惨重,说除了毁坏的城池和高大的乔木外,其他荡然无存,因此至今人民谈到敌人的侵扰战争,还切齿痛恨。"胡马窥江"的"窥"字点出了金兵偷袭江南。"犹厌言兵"是"言兵犹厌"的倒文,写人民谈到金兵,进犯切齿痛恨。这一句"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作者初到扬州,看到的是"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一片荒凉景象,而听到的是什么呢?作者告诉我们:
"黄昏将近的时候,凄清的画角声鸣鸣地响起来,在寒冷、空寂的古城中回荡盘旋。……"
一个"都"字写出了号角声回荡不绝,一个"渐"字渲染了天色慢慢暗淡的气氛,"空"字强调了兵燹后的荒芜景象。听到这一切,更令人不堪了。
作者在上片以深沉抑郁的笔触勾出了一幅荒凉的画面──野麦萋萋、废池寒水、枯木西风、暗淡斜晖、黄昏清角、寒笼空城。这一切莫不引起词人的亡国丧土之悲。
下片作者是直抒黍离之概。
"杜郎俊赏"说:"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游赏之地,如果今天他重新来到这里,恐怕也会大吃一惊。"
昔日的扬州,无比繁华,如今凄凉满目,杜牧不但重游会吃惊,而且,即使有其才华,有其写"豆蔻"、"青楼梦"诗的才华,也难以表达眼前景象所引起的悲怆深情。"豆蔻词"指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青楼梦"指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两诗都是题咏扬州事,为传世名作。作者引此,无非说明杜牧才华杰出,生活之风流。
"二十四桥"几句是说:扬州西郊旧有的二十四桥仍立在老地方,可是只有一片冷清的月色在水波中荡漾,(昔日)的热闹繁华已经荡然无存了。"波心荡,冷月无声",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实景:二十四桥下面,水波之中,是那样冷清荒寂。一个"冷"字,使景物也涂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从而表达了作者黍离之悲。先著云:"'无奈苕溪月,又唤我扁舟东下。'(《探春慢句》)是'唤'字着力。'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是'荡'字着力。所谓一字得力,通首光采,非炼字不能,然炼字未易到"。说明了作者炼字是花了一番功夫的。但是也正由于过于强调炼字,有时意思晦涩,令人捉摸不透。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峰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惜红衣》)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雾里看花"揭出其症结之所在。
结尾两句,是写那桥边的红芍药花,不知人们的黍离之悲,依然笑迎春风,不免慨然质问:"红芍药花呀你年年为谁开得那样艳丽?"这一问,问得无理,问得有情。问出了无限感慨。"桥边红药"之年年犹生,正见出昔日吹箫玉人已不见,正见出"俊赏"无人。言外之意更有举国无人,危亡可惧之意,不但感一地之盛衰也。末尾亦即杜甫"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和岑参"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之诗意。全词贯穿着黍离之悲,作者感怀家国,哀时伤乱,境极凄清,语极沉痛,情极真切,"参军芜城之赋,似不得专美于前矣"(唐圭璋语)。
通篇布局严密,由少驻写到观景;由景的荒芜,写到原因;由眼中所见,到耳中所闻,再到心中所想所思。有声、有色,情景交融。其次,全词抓住扬州城今与昔的一些富于特征的景物,进行强烈的对比。虽然作者不是正面地提出问题,但作品的思想倾向寓于描写中,是不难体会出的。有人嫌它表达不够明确,其实,通过形象来说话,避免由作者站出来发议论,这种表现方法正是姜 词的一个特点,也是他的优点。所谓对比,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用古事比今事,以想象中历史上扬州的繁华,来和目前扬州的一片残破景象对比,一兴一衰可知。②用昔人比今事。作者以想象中诗人杜牧的风流俊赏来和自己的解鞍沉吟对比,则一为承平之世,则一是身逢乱离,又是不言而喻。③以昔景比今景。以想象中春风十里的名城扬州,来和今日荠麦青青、废池乔木进行对比,,则一为游赏之地,一则寂寞荒凉、不堪回首。与此同时,作者或采用衬托、或运用虚笔进行概括的勾勒,逐步暗示出作者对国事的关心,对朝政的感慨,从而抒发了封建文人身遭乱离时的"黍离"之悲。宋翔凤《乐府余论》说白石词:"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借托比兴,于长短句寄之"。是很有见地的话。
同时这首词,笔锋峭劲,音节清朗,音调谐婉,辞句精美,正体现了白石词的独特风格。词中句首多作去声,如"过"、"尽"、"自"、"废"、"渐"、"壮"、"算"、"纵"、"二"、"念"等都是。万树《调律》认为词中去声字最为重要,并指出"名词跌宕处,多用去声"。去声由低而高,最为响亮,故在领头处,往往以去声发调,以增加跌宕飞动之美。
该词风格"清气盘空,高远峭拔。"(《七家词选》)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 境外法规 司法解释 典型案例 国际法及国际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