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辛弃疾破阵子 辛弃疾 宋代词人

宋词欣赏: 宋代诗文名篇佳作,每日一篇

昨天 十二月十七 明天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南渡初年,金兵追击隆祐太后到江西皂口,此地成为宋人灾难、屈辱的又一见证。词人今日登台眺望,所见的哪里仅仅是奔腾不息的江水呢?中间流淌着多少家破人亡、背井离乡逃难者的血泪?江水依旧滔滔流淌,南北分裂的局面也没有改变,流亡者依然还乡无望,所以,听到鹧鸪声,词人不禁感慨实现恢复大计的艰难,对现实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辛任江西捉点刑狱、驻节赣州时,写了一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时作者三十六岁,率部南归已经十四年了。作者慨叹中原长期沦陷,宋统治者无意洗雪国耻,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深深隐忧和对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既有个人的身世之感,又有国家的兴亡之痛。作者之所以以造口为题材,是因为在造口这地方曾发生过国耻事件。

    宋高宗建炎三年,即公元一一二九年冬,金兵攻占汴京(开封)之后继续南侵,南宋统治者毫不抵抗,分两路仓皇逃跑:一路由宋高宗赵构率领文官武将,由扬州渡江,先逃越州(今绍兴),再逃明州(今宁波),一直逃到海上。一路由宋高宗的伯母隆祐太后带领皇属、宫女并携府库金帛等物,由杭州逃往江西南昌。当时的金兵也分两路追赶:一路直追高宗;另一路由湖州北进军江西,追赶隆祐太后。金兵追至南昌,太后又由南昌经造口逃至赣县。在逃亡过程中,保卫太后的军队溃散了,携带的宫女一百六十余人也失去了踪影。金兵追至造口,方才收兵。虽然没有追上隆祐太后,但一路上奸淫烧杀,残酷至极,使人民遭受空前浩劫。一一七六年,作者路径造口,不禁追忆起四十多年前在这里发生的悲剧,又看到南宋统治者醉死梦生,无意自振,因而感慨万端,在造口壁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造口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南六十里的地方,亦称皂口。

    词的开头两句是说:从郁孤台下流过的清江水啊,这里面淌着当年遭受金兵浩劫人们的多少血和泪啊!作者眼望滚滚而逝的赣江流水,仿佛看到了当年在侵略者刀光剑影之下号陶痛哭、流离逃亡的人民。以"清江水"喻"行人泪"之多,用极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四十多前在这里发生的国耻事件,写出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作者的愤慨。"多少",极言受害人之多,揭露了金兵残暴。"行人"既包括了南宋统治者隆 太后一行,也包括了逃难的百姓。这其中既包括了作者对受难人民的同情,又掺杂了作者的忠君思想。

    开头一句,并不是写眼前景物,也不是即景抒情,而是怀古。"郁孤台"不在词人题词的造口附近,在江西赣县西南六十里。作者为什么在万安县的造口,却突然写到郁孤台呢?一则因为他在任江西提点刑狱后,在一次登临郁孤台,看到原来是唐宋时赣州的名胜地,曾被金人掠洗过,抚今追昔,感慨万端;二则因为唐胡李勉为刺史时,曾登郁孤台北望长安,感慨于自己未能到京城做一番事业,于是在山顶筑台,改郁孤为望阙,表示向往京都之意。词人站在造口怀古,一开头就提到郁孤台,也是极表怀恋旧京师及中原之意,抒发了作者想奋发有为而不可得的抑郁的感情。同时,又和下面的"望长安"紧密地联系起来。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两句是说:我向西北方向遥望京都,可惜只能看到重重叠叠无数可爱而又可怜的青山!当时,词人身处祖国的东南方,故说"西北望"。这时,呈现在词人眼前的,是一派雄伟壮丽的山河,这祖国的山河多么可亲可爱!然而这无数的大好山河,却长期沦落于敌手,任凭敌人铁蹄践踏,该是多么可悲可怜!因此,"可怜"二字,兼含"可爱"和"可怜"的含义。"长安"本是汉、唐建都之地,后代诗文常用以代表京都,此处指北宋京都汴京及广大中原地区。长安在汉唐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汉唐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寓意。一个"望"字深刻地表达了词人急切盼望恢复国家统一的感情和心情。而长安又被重重的山岭遮住,这又暗用了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风皇台》)的含义。"无数山"不仅写千迢迢,峰峦重重的自然障碍,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不能看到京师。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上的障碍重重。作者少怀大志,二十一岁率众参加起义军,旋即突围南归,一直将恢复大业铭记于怀,曾写过有名的《美芹十论》陈述光复大计,然而却遭到当权者的阻挠、反对。这里岂不是阻碍"望长安"的"无数山"吗?岂不是"蔽日"的"浮云"呢?

    上片隐括了惨痛往事,暗指出国耻未雪,中原沦亡的现状,抒写了词人沉痛愤慨之情。

    下片一方面写江水冲破阻拦,胜利向前,使人向往;另一方面又想到自己壮志难酬的现状,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忧愤。

    "青山遮不住"两句,紧承上片含义。上片说,由于浮云蔽日──投降派作梗,青山遮眼──困难重重,使词人"望长安"而不得见,欲报国而不得伸。但是词人的信念很坚强:青山虽挡住了北望长安的视线,却挡不住含满人民血泪的赣江水向北向东滚滚奔流。广大的抗战志士,不管有多少困难,终究要汇成巨大的抗金洪流。"毕竟"二字,表现了作者坚强的信念,也是对妥协投降派种种悲观失望论调的斥责和蔑视。

    然而理想与现实毕竟太远了,皇室之昏庸,武备之废弛、奸臣之媚敌,志士之遭逐,这一切都是与词人理想的矛盾、的不相容。面对这种现实,作者不得不发出这种感慨:"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这两句意思是:黄昏时,我站在江畔,正为国家的前途发愁,此时又听到了深山里传来的鹧鸪鸣叫声,这就更使我忧虑了。"正愁余"是"余正愁"之倒文。"鹧鸪",是一种形如斑鸠的南方鸟。据古籍记载,其叫象"行不得也柔柔"这样的呼唤。其性畏寒,其志怀南,飞必南向。由于这些特点,因而就成为了北人旅者生愁的象征,如白居易的《山鹧鸪》诗便说:"啼到晓,惟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词人不仅是北人,而且是壮志难酬的北人。他心怀故土,志念恢复,从南渡以来,念念不忘中原父老,然而已经过去了十五年,"王师北定中原日"一直无忘;尤其令人愤慨的是,朝廷内一派"抗金必败"的滥调,处处可闻"行不得"的声音,此时此刻,作者怎能不忧心忡忡呢?鹧鸪的叫声更使他愁上加愁。这两句是作者的感慨;感慨处境之难堪,国事之日非,壮志之被抑,政局之日非。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说:"闻鹧鸪之句,谓恢复之事行不得也",这是很有见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两句词人以极大的愤懑,对南宋统治者的投降路线进行了血泪控诉。

小结:

这首词,通过凭吊历史陈迹,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惨遭蹂躏的痛心,对人民痛苦的关切;表现了作者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和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政策的愤慨。

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凝炼含蓄。词人把所见、所闻、所想之事,与眼前景物融于一体。由眼前的江水想到"行人"的血泪;由"望长安"而不可得想到山河的破碎,国事的多艰;由江流的奔腾;想到抗金的洪流毕竟会势不可当;由鹧鸪的鸣声,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真正做到了前人评价作品时所说的"景语皆情语"。他使青山、流水、江晚、鸟语,组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效果。

在感情上,这首词写得苍凉沉郁,卓人月在词统中评曰:"忠愤之气,拂拂指端"。意思说:这首词象一曲动人的乐章,把作者对祖国的忠贞,对敌人的愤恨,对投降派的憎恶,信手弹来,一一发拂指端,倾吐了词人满腔的忠愤之气。

全宋词 宋词三百首 宋词英译 宋词欣赏

辛弃疾清平乐 采桑子 岳飞登黄鹤楼有感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 境外法规 司法解释 典型案例 国际法及国际惯例